
洞口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坚持以建设“畅通、安全、高效、和谐”公路网为主线,以“提路况水平、创特色品牌、树行业形象、优服务质量、促科学发展”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加强养护、科学管理、提高质量、保障畅通”的公路养护方针,为谱写洞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了公路人力量。
一、树牢宗旨强主业,理念创新破困局。
洞口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所辖养公路大部分为山岭重丘区公路,技术等级较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养管任务十分繁重。近年来,该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全局,落实公路工作“三十二字”(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信息共享、协同应对、交警主导、路政配合、统一指挥、确保畅通)方针,牢固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全面加强公路管养工作,着力打造安全畅通、绿美文明公路。一是强推异地用工。实施异地养护用工模式,规定养护职工要在离家较远的工班工作,工作日内要吃住在工班。2021年该中心对月溪和木瓜油库工班房进行了规划新建,对桥头工班房进行了提质改造,2022年对金龙工班房、山门横溪工班房进行了维修,提高了工班房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功能,给予一线职工一个温暖的“家”,让他们安心驻守,二是巧推联动护路。针对部分农村公路沿线群众在公路用地范围内种植农作物、砌筑栅栏、拆除钢护栏、砍伐行道树等现象,大力宣传《公路法》等法律法规,开展农村公路爱路护路综合整治活动,在乡镇和村的大力支持下,加强路产路权保护,取得了显著效果。三是力推路长制管理模式。洞口县建立由县长担任总路长的县乡村三级路长制体系,2021年8月县政府下发《洞口县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成立洞口县“路长制”工作委员会,办公地点设洞口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
二、分类管事提效能,制度管人提效率。
洞口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于2020年12月16日挂牌成立,内设12个股室和一个公路养护所(中心的二级机构)。分三块开展日常养护工作。到2021年初,管养里程2126.966公里(国道115.592公里、省道139.507公里、县道330.602公里、乡道436.054公里、村道1105.211公里),列养率达100%。一是国省干线集中养护:国省干道养护由中心养护所60名在编在岗职工负责养护。
二是农村公路中的县道和重要乡道采用社会化养护用工购买劳务模式:由公路建设养护中心农村公路养护股直接负责养护管理工作,从社会上招聘30名能胜任养护工作的合同工进行日常养护。
三是乡村道:由各乡镇负责具体的日常工作,洞口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乡村公路事务股负责养护管理考核工作。
为确保养护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安全管理的正常运行,该中心制定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为第一责任人,部门负责人包片为直接责任人,工班养护人员包点,重点路段由专人负责。改变过去的“人管人”为“制度管人”和“责任到人”。对出工出勤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督查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实行奖罚。坚持每月底对所有线路及桥涵的日常养护状况进行检查验收,并在下月初将检查结果通报至各个工班;要求养护人员每天及时将路况信息反馈至工作群,并及时建立好工作台账,作为年底绩效考核依据。
三、重学重训育人才,干事创业有潜能。
洞口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大力实施人才强路战略,不断加大教育培训和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制度和学习教育长效机制。按照因岗而异、按需施教原则,机关管理人员强化现代管理科学和先进管理经验的培训,技术人员及一线施工人员强化专业知识和岗位技术技能的培训。出台政策鼓励干部职工参加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学历学位教育。鼓励职工自学成才、博学多才,由人力型向人才型转变。
洞口地处武陵山区、雪峰山腹地,受冰雪雨水天气影响,自然灾害较多。该中心每年组织2批党员干部和年轻职工参加高强度、近实战的民兵军事训练,提升应急保畅分队挖掘机、推土机等大型机械设备的操作技能,全面提升公路应急抢险保畅能力,打造公路应急抢险保畅“铁军”。
四、培树典型做示范,争先创优展风采
洞口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注重在基层一线发现先进典型、树立先进典型,深入开展以“十佳”“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标兵单位”“工人先锋号”和“青年岗位能手”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创建活动。2020年,该中心机械化抢修大队大队长杨文逸被授予湖南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洞口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将国道G320线打造成洞口公路的样板路,经常保养路面整洁、水沟畅通、绿篱修剪美观,营造出“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的暖心佳境。将金龙中心养护站作为养护部门的一个窗口、一面旗帜,经过几代人的顽强拼搏和辛勤付出,逐步形成了独特的管理模式和深厚的公路人文化底蕴。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面对新征程和新使命,洞口公路人将积极创造养护正能量,在不变的信念和不断的追求中奋勇前进,创造新的辉煌。
一审:王琛
二审:肖自豪
三审:唐盛
责编:黎倩
来源:洞口县融媒体中心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