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温暖的洞口人】那一天,孩子们长大了
2022-11-15 09:30:36          来源:洞口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黎倩 |          浏览量:45415

我是来自洞口县文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医护人员,来邵阳县支援抗疫已有20天,我想跟你们讲讲那一天的故事。

致敬!白衣逆行

“嘟嘟......”深夜的电话铃声把我吵醒,朦胧中看到时钟指向凌晨1:45,电话那头传来严肃的声音:“邵阳县疫情形势严峻,我站须组织二十人小队随洞口县援邵大队一同前往,你准备一下,三点有车接你去县疾控中心集合。”我迅速清醒过来,起身收拾行李。我相信队友们接到指令后,都是毫不犹豫地整装待发,奔赴邵阳县——白衣战士的战场。

凌晨五点,三台大巴载着百名白衣逆风向邵阳县奔驰。车上三十五名工作者啃着馒头,咽着口水,听着小队长付勇军的叮嘱:“这次不是演习,是真真实实的战场。每个人要有充分的认识,倾其所能打好打赢此战。前面等待着我们的是什么我也无法预料,只有拿出万分的小心、无畏的勇气、真诚的协作精神来完成任务。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保护好你身边的每一位战友。待胜利那天,我们一起庆功。”

钦佩!咬牙坚持

刚到邵阳县塘渡口镇,我们就立即跟随志愿者小队进入疫区,展开了今天的采样工作。

队友们抬头挺胸站立在楼道旁,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戴着口罩、面罩和橡胶手套,顶着炎热,大家井然有序地开始了消毒、录码、采样、装试管等工作。才几分钟,我已经是汗流浃背,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长龙,我们深吸了一口气。

汗是一淌一淌地流,气是一口一口地喘,腿上的酸楚感也越来越浓,汗水把眼睛辣得刺痛,口罩近乎湿透。队友们不惧危险,义无反顾地坚持工作。一条长龙即将消失,又听到志愿者朝着楼上大喊:“二楼的朋友,戴好口罩、手机、身份证,准备下来做核酸了,二米一个排好队。”原以为可以休息一下喘口气,听完后,苦笑一声只好继续埋头苦干。我们做完一层又一层,汗纱湿了一卷又一卷。

就这样坚持着,毫无所惧地坚持着,终于楼道内空无一人,大家笔直的腰杆也弯了下来,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出铁皮大门,来到了大街上。大家戴着湿漉漉的口罩拼命地呼吸着桂花飘来的清香气息,找了块小场地准备脱下这“该死的”防护服。消毒、摘面罩、洗手、戴上新口罩……总算完成了这繁琐的脱服程序。

这时,我看到队友们单薄的衬衫上无一不是湿迹斑斑,饿感、渴意、倦乏纷纷涌上心头,终于等来了盒饭和水,内衣的汗水已经被烈阳蒸干。

泪目!团队精神

大家吃着饭等待着另一小队的归来。盼望着、盼望着,仍是音讯全无,电话打过去多次就是没人接,想必队长他们还未走出疫区,接电话不便吧。

下午五点,我在心里盘算着,如果没换防护服,他们已经是十二个小时粒米未进了。我不放心,恳求司机带领我们去寻找他们,终于打听到他们负责的小区,问过保安,得知他们尚未走出禁区。大家商量的结果是进去看看情况,我回头跟队友们说:“你们也累了,就在这等等,我先进去。”没有得到回答,但他们纷纷穿起了防护服。

进入疫区终于找到了队长付勇军,看到他疲惫不堪的身影,那个支撐着、坚守着、冒着被病毒感染的风险,身先士卒,带领大家顽强工作的身影。我模糊的双眼看到他细瘦的身体是那么高大、伟岸。我喉咙哽咽住了,泪珠在眼眶打转,愤怒地低吼道:“你们出去,我们上。”

我们顺利地完成了那天的工作任务,也知道以后的日子可能更艰苦,但不管今后工作多难,任务多重,我都相信我们会胜利完成,凯旋。

感动!青年觉醒

我还有4个月就要退休了,未来是他们的,当前行的接力棒交接到他们手中的时候,他们毅然挺起坚实的臂膀,在人民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迎难而上,用奉献与责任绘就新时代青年的青春担当。这就是我们文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队友、队长,这就是我们文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精神。

青春不以山海为远,志愿只向家国未来。致敬!我的队友,你们是最可爱的人。(通讯员:肖优)

一审:曾林吉

二审:肖自豪

三审:唐盛

责编:黎倩

来源:洞口县融媒体中心

时空新闻
首页轮播图
邵阳为什么这么红
文昌街道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