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来,高沙镇创新党员干部培训模式,打造党员干部培训新阵地,成立中共高沙镇委员会党校,并在田间地头设立分教学点,打通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最后一公里",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靠的人才支撑。
6月29日,在高沙镇党校石榴村双季稻种植示范教学点和南泥村现代化育秧技术示范教学点,该镇党委组织30多名党员干部,实地观摩学习石榴村采取"支部引领、土地流转、产业突破、群众增收"模式发展双季稻产业和南泥村建成全市首个标准化循环式智能育秧工厂培育优质秧苗,发展现代农业的成功经验。
月英村党总支部书记曾四立表示,石榴村采取党支部引领,发展双季稻种植,这种成功的经验,我非常赞赏,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我觉得我们村今后也结合我村实际,也可以试着去做。
高沙村党总支部书记张覃良表示,通过在镇党校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在教学点实施观摩,对我本人来说,无论是理论学习方面还是基层业务工作方面,都有很大的收获。
高沙镇党校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党校姓党、实事求是、质量立校、改革创新、从严治校"的办学原则,按照有利于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有利于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有利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由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和3名高学历中青年干部担任专职教师,聘请镇司法所、农综中心等各行业专业技术人员、本地先进模范人物、"土专家"、"田秀才"等23人担任兼职教师,定期不定期开展学习交流。通过开展党的理论学习、基层业务学习和实地观摩,广大党员干部在交流中碰撞思想,在学习中凝聚共识,大大提高了全镇党员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实干巧干的本领。
截至目前,高沙镇党校已组织培训班6期,培训人数达3000余人次,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靠的人才支撑。
高沙镇党委书记、镇党校校长刘桂生表示,乡村振兴关键靠产业,产业兴旺关键在人才。成立镇党校,在开展党的理论教育的同时,可以根据本镇工作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展业务培训,还可以把教学现场搬到田间地头,从而实现党员干部思想相互交流、经验相互借鉴、水平共同提升,加快实施乡村振兴。
记者 曾林吉
责编:孙亚特
来源:洞口县融媒体中心
下载APP
分享到